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项目


石油业以市场化应对高价格 垄断让经济付出成本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5/4/26 10:20:09

浏览次数:949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作为去年国内油价三次上调的延续,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基准价格。在此前一周我国航油价格已经抢先上浮10%,而4月1日,中国石化也趁势上调了汽油、柴油、石脑油的出厂价。这或许意味着2005年国内油价新一轮上涨势必灼痛我们脆弱的油神经。

不能断定此次国际油价上涨主要针对中国,但中国经济高速扩张却是抬升国际油价的重要诱因。在过去的5年内,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及汽车需求增长引起的石油需求井喷已经将国际油价拉起了30%以上。

中国自产原油从勘探开发到卖出原油,除去管输、交接环节,成本不到20美金一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每年以18%以上递增的石油缺口迫使中国在2004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我们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度已经超过40%。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以及对于国际期货市场的陌生,注定了在那个市场中国没有话语权。

现实是:只要来自亚洲国家(例如中国或者印度)的有关买货单位一出单或建仓,油价立刻抬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这个数量足以让国际原油价格爆升20%。剔除去年10月一度出现的每桶55.67美元的天价,2004年纽约商品交易所WTI期货平均价格为每桶41.47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进口原油的成本价格在40美金以上。在这一轮油价风暴中,国际石油炒家们坐享每桶9-14美金的利润空间。

垄断让整个经济付出成本

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在油价高企的盛宴中也分了一杯羹——难得的景气局面有目共睹。事实上就原油勘探、开采的资本实力与技术能力而言,国内无人能望三大集团之项背,而原油进出口业务的贸易权,成品油的调配和批发,以及全国七万多座加油站牢牢地控制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三大寡头超额利润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给予强大的财政支持以及合法垄断权利。但又有谁计算过,中国整体经济为此承受了多大的重负?

民营企业从炼油厂到加油站的价值链上,每吨油品的分摊成本不过27-50元,而三大集团的成本则高达每吨180元上下—不要忘记中国石油145万、中国石化70万为数众多的生产性人员和为数更多的非生产性人员都在这个链条上生存着。

此外国家企业垄断油源对下游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同样造成伤害。一方面锁死油源,另一方面片面增加汽油的生产比重,造成以苯为代表的石油衍生物供给不足,推动苯价格上涨,间接造成了涂料、染料、鞋、医药、农药等化工企业成本恶性增长。

事实上油价高企所造成的冲击波正沿着产业链向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不断扩张。2004年三大集团利润全线飘红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在为垄断体制下的低效率和政策制定者致命的自负付出成本。

急需市场化

石油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身份,决定了国家石油企业可以坐享这块利益,但现实却是在国内石油缺口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可能完成国家的能源战略责任,政府应在建立独立的石油战略储备上痛下决心。石油政策的出台往往由石油、石化集团本身策划或来自其游说的力量;长期形成的利益分配链决定了谁也不会去轻易触动既定的分配机制。这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行业呼唤多年打破垄断至今仍未取得根本突破的原因。

与其用行政手段管制价格,不如把属于市场行为的交由市场决定,在原来高度封闭、割据的行业建立更为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场规则。用市场来解决定价这个最棘手的问题。

倘若商务部能及时取消保护垄断的38号文件,让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在保证国内石油垄断集团的进口权不超过总量45%的基础之上,将其他进口指标公平放在交易的平台上自由竞投,或者干脆取消所谓的指标,任由市场需求决定进口量;倘若发改委能逐步放弃现有的油品定价机制,让市场自行厘定价格;倘若政府能建立独立的石油战略储备系统用于保证国家安全和调节市场余缺,而让企业成为自由的市场主体,哪怕每次只迈出市场化的一小步,也能给在石油链上生存的各利益主体带来些许的安慰和希望,也能为建立一个法治的、公平的市场秩序带来更加正面的信息。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国内项目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3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