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项目


2005年加息政策对钢材价格的影响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5/1/7 10:31:03

浏览次数:1008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尽管冬季钢材需求启动较慢,但钢厂和流通商还是对今年钢材的消费增长抱有信心,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等国内重要的钢材市场经过自1992年钢材价格放开以来的、最漫长的价格增长期后,钢材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高价位。然而目前的钢材价格走势却面临着自去年9月份以来的、因原燃料价格上涨的真正考验,钢材消费启动缓慢,市场库存增长。

    造成影响钢材价格回升乏力的因素很多,钢材消费以及价格水平的涨落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外,还有国家针对钢铁等行业的过度投资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钢材价格走势的影响,其中央行新政对钢材消费的影响最为引人瞩目。

    从去年到现在,我国基本上还是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格局,经济增长来自于投资的贡献率超过60%。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26.7%,房地产开发、钢铁、电力、城建、化工等五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接近全国的60%。今年更是势头不减,前两个月全国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8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房地产投资1005亿元,占资总额30.6%,增长43.6%;冶金工业投资167亿元,增长了172%。固定资产投资与信贷投放互为增长因素,信贷的高速增长成就了投资的高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增长17%。同时,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拉动了信贷规模的扩大。去年,央行决定从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即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目的在于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其实央行此次发布新政是去年以来国家试图通过控制信贷过度扩张进而控制投资过度增长的调控思路的延续,此前已经连续颁布一系列相关调控政策。

    以上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央行对信贷扩张、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增长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控效应会逐渐体现出来。但对钢材消费而言,并不完全是一个坏消息,温和的调控措施反而会有助于钢材价格的稳定顺行,钢材需求还会继续增长,尽管投资增长有可能势头渐缓,但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钢材价格完全可以避免大起之后、出现大落的情况出现。

    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到来,加息周期的到来估计要到2006年以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这样表述。今年10月底,央行宣布加息后,国内外纷纷预测: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年底及明后年利息还将上升。他们的证据是,进入加息周期的美国今年已连续五次小幅加息。这种说法也被央行否认。央行副行长李若谷近日表态,加息周期的说法只是市场猜测。国家发改委的这份报告与央行的认识似乎有某种默契。而2005年中国不必升息,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中这样说。这份报告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中国这一轮的投资过热是体制性和结构性的,主要是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和房地产在暴利机制下过快增长。在这种条件下,加息这种所谓市场的办法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第二个理由来自于最新的统计数字。对于央行而言,是否加息须观察经济走势特别是物价走势,而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已经显示,加息的外在压力正在减轻。因为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放缓以外,最关键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跳水”般的回落:11月的增长仅为2.8%,而9月和10月的增长高达5.2%和4.3%。国家发改委的这份报告就此分析,今年实际通胀率并不高,2005年也不会很高。这说明,明年继续加息缺乏依据。

    对于通货膨胀,中国不敢掉以轻心,央行2005年年初在南宁研究今年货币政策时,把货币供应增幅从去年的17%减少到15%。虽然只缩小了2个百分点,但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的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定的调子是要稳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15%,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这两个数字双双低于2004年。可见,今年的宏观调控压力不小。周小川为2005年国内货币政策定下的这个指标,也为2005年国内宏观经济走向留下潜台词。因为,这两个货币政策指标与宏观经济直接相关。货币供应量过多就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贷款增长过快就会引发经济过热。对于这两个数字的平衡,央行行长从来都需要“走钢丝”。今年定下的这两个数字,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央行在制定2005年货币政策目标时,主要参照2004年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对2004年的宏观调控而言,相对收紧的货币政策功不可没。为抑制局部经济过热,央行去年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收缩,全年货币供应量实际增长为14.5%,比预定目标低2.5个百分点。2004年新增贷款为2.2万亿元,比年初目标低了4000亿元。今年虽然定了15%,也许实际上会更低。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国家新增贷款的大幅收缩令不少中小企业感到资金太紧张。今年这个数字很值得注意,央行确定,新增贷款目标比2004年的实际数字上调了3000万元。国际舆论认为这旨在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是“有保有压”的思路。事实上,对经济控制得“松”一点还是“紧”一点,可由央行根据经济运行状况灵活掌握。因为2005年货币政策方面的变数还很多,如固定资产投资有反弹的可能,针对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冲击有可能加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令银行自主控制信贷增长等。

    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对中国加息、升值近乎狂热的鼓吹和怂恿,令人觉得外资银行中所谓的经济学家其实都是他们所在机构的利益代言人,有着非常明确也非常明显的商业目的。  继续加息,还是维持现有利率,将是2005年里延续讨论的一个大问题。回顾2004年加息的起起伏伏,也许会对我们判断2005年的利率走势有所启示。事实上,加息,还是不加,从2004年伊始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到了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调高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终于为这场大讨论画上了句号。在有关是否加息的猜测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200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布的一份声明,声明中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有关人员处获悉,人民银行加息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郑重声明:上述报道纯属捏造,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对于此类报道给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及其工作人员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保留进一步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力。”这份声明称得上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第一次非常正式和公开地对媒体报道的表态,而且措辞相当严厉。加息的敏感性,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在加息与否的问题上,央行一直表现得慎而又慎。2004年3月,周小川在两会期间曾表示,是不是需要加息,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5月,当CPI涨幅达到4.4%时,央行副行长李若谷曾表示,CPI超过5%就有可能加息;而在6、7两个月CPI连续超过5%的情况下,央行研究局局长穆怀朋则指出,加息与否,要看6、7、8连续三个月的物价变动水平;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9月6日出席2004年贵金属年会时表示,央行将根据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决定是否加息或采取其他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之后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涨幅仍然保持在5.3%的水平上。但在9月20日,周小川在一公开场合对8月份的CPI评价为“物价运行还算平稳”。如果说这个表态还比较暧昧的话,到了10月初出席G7会议时,周小川则明确表示,当前利率保持稳定为妥,央行并无加息打算。然而,周小川的话音还未落地,10月28日,央行突然宣布升息。央行态度的波波折折,在加息问题上的改口再改口,着实令人琢磨。纵观此次加息的大讨论中,来自于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无疑是最闪亮的角色。其实,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了中国政策决策的环节当中来了。他们通过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在媒体上的频频评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国内的决策以及资本市场。这次加息也不例外。几乎每一个外资投资银行都对中国的加息做出过非常精确的预测。包括对加息时间、加息幅度的预测。

    早在2004年6月4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就预测,中国央行将在未来两个星期内加息;汇丰控股预测央行很可能于7月初加息,全年加息幅度为0.5%;摩根大通则预测中国将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达90点。同时,估计2004年第三季度中国央行将首次加息50点,第四季度会再次加息20点,2005年第一季度加息10点,2005年二季度加息10点。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人民币贷款利率(一年期流动资金)将达到6.2%。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也在出席一次高层论坛时给出了中国具体加息时间的判断。花旗预计,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上半年中国会各加息半个百分点,而第一次加息最早可能发生在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经济学们给百姓的印象通常应该是公正独立的,他们是凭着自己的经济学素养对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做出独立的判断。但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显然颠覆了这个印象。他们对中国加息、升值近乎狂热的鼓吹和怂恿,令人觉得外资银行中所谓的经济学家其实都是他们所在机构的利益代言人,有着非常明确也非常明显的商业目的。

  虽然央行的加息决策已经为中国加不加息的争论给出了一个肯定答案。但有关于加息的话题还远远没有结束。当前是否已经进入了升息通道,央行会不会进一步加息,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再次冲锋陷阵做出了预测。雷曼兄弟给出预测,中国将继续加息步伐,一年期贷款利率在央行上调至5.58%的基础上,到2005年底至少将升至6%。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也撰文指出,这次加息周期可能长达12-18个月,估计息口至少上升2%-3%。实事求是的说,外资银行至少猜中了中国将在2004年内加息的决策,不知道他们对于中国2005年还将大幅度加息的预测是否准确?中国储蓄率非常高,但消费意欲仍然较低,将实际存款利率推至远高于零没有必要。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倾向于鼓励消费,不鼓励储蓄,大幅加息将不是最佳政策选择2005年将会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市场焦点将会从宏观调控及有关软、硬着陆问题的争论转移至金融领域的重大政策变动及锐意改革进程。令人期待已久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变动将很可能发生于2005年,这将有力促进区内的通货再膨胀,并大大增加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机会,同时亦将由出口及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更多地由国内因素推动的增长。

  由于公布的众多经济数据,进一步证实中国经济软着陆前景,相关市场基本面逐渐转强。一如所料,市场迅速消化了2004年10月份中国9年来首次加息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场转而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汇率体制将会持续主导大市走势,利率将跟随汇率温和上升。汇率的波动将导致市场随之大幅波动。然而,倘若人民币以循序渐进的步伐升值,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香港,从而为恒生指数、H股及红筹股带来支持,市场很大可能会间歇性地持续走强。人民币波幅将放宽10月底,中国9年来首次加息,大部分市场人士为之震撼,讨论个中的意味和可能的结果。部分人士开始揣测利率将会大幅上升。但是摩根大通的观点与加息前并无二致。对于加息时机和幅度的预测,摩根大通在今年6月首次提出,并在8月和9月加以重申。在此次首次加息后,我们立即将关注焦点从利率转向人民币汇率体制。对于有关政策我们做了如下预测:我们相信加息周期会在约12个月内完成,加息的幅度约是100个基点。但是,调节宏观经济的市场化手段,依赖汇率会甚于利率。中国的汇率体制将于2005年发生改变,第一步会是逐渐放宽人民币波动的幅度。我们预计,这个变化很可能在今后3至6个月内就会出现。估计到200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会升值7%。出现大幅加息周期的可能性甚微摩根大通认为,10月份的加息,是所谓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那些对这一步感到惊讶的人认为,这一轮加息幅度会是300个基点或更多(可能暗示上个加息周期内的加息幅度342个基点,在1993年启动的该加息周期于两年内3次加息)。我们仍然不同意。首先,中国现在不存在内生性通胀的威胁,情况与1993年至1994年的情况截然不同,那时的通胀率位于20%以上水平。通胀增长主要由食品价格引起,但食品价格现已见顶。展望未来,食品价格将趋于稳定,将令整体通胀率下跌至3%。因此,我们相信,如果仅是消除通胀,加息并无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整体通胀率从负值水平大幅上升至正值,即使通胀现已见顶,将名义利率调升,让实际存款和实际贷款利率处于合理的水平仍然是有必要的。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较低的存款利率持续令大量资金从正规的金融市场流向灰市借贷市场,我们已于早前指出这种现象,现在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这一轮加息结束时,存贷利差仅会略微扩大对于加息趋势,预计1年期存款利率在12个月内将总共上升100个基点,这样,根据我们对2005年的通胀预测,提高实际存款利率到约为零的水平。这样的实际存款利率水平,将足以让不喜欢风险的中国居民不把钱借给高风险的灰市。这一轮加息结束时,存贷利差仅会略微扩大。中国的储蓄率已经非常高,但消费意欲仍然较低,所以将实际存款利率推至远高于零是没有必要的。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倾向于鼓励消费,不鼓励储蓄,限制过热领域的投资。因此,大幅加息确实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昨天发布报告称2005年中国不必再加息。

    2004年10月的加息象征意义更大,并不意味着一个加息周期马上到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今年加息的意义主要是调整心理预期,对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高利润而言,升息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收缩作用并不明显。这与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不谋而合。这次加息虽表面上是防止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带有相当强的各方利益权衡的意味。不过,未来几年中国还是有可能出现加息周期的。国家发改委的专家们认为,中国在2006年-2007年可能出现真正的全面性的周期性过热,加息周期将到来。目前,坚持认为中国仍需第二次加息的经济学家们坚守的核心论据是:虽然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不高,但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幅不低,在8%以上,后者才是中国经济过热和加息的硬指标。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国内项目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13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