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项目


加入WTO三年:化工行业大盘点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4/11/17 10:14:12

浏览次数:1186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到今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WTO就要满三年了。在这三年里,国内产业风雨兼程,经历了一番颠簸,更有不少收获。

    要看到,目前我们取得的成功是阶段性的,因为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三年是国内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内的大部分产业保护期的一个临界点,中国加入WTO将进入关键过渡期。随着中国加入WTO承诺分阶段兑现,国内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愈加开放,来自境外的竞争压力也愈大。我们的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加入WTO冲击没有预想的严重

    中国加入WTO前,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即加入WTO长期是利好,但短期内弊大于利,国内有关产业将会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农业、石化、汽车等。现在加入WTO尽管只有三年时间,却可以看出'短期内弊大于利'的说法并非准确。这三年里,无论是农业、石化还是汽车产业,都没有遭受到有些人预测的那种严重的进口冲击,而是出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加入WTO后的三年里,全行业经济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2002年比上一年增长了8.43%,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25.55%,今年1~9月份同比增长了28.67%;全行业利润总额:2002年比上一年增长了9.57%,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43.60%,今年1~9月份同比增长了51.02%。

    分析原因,加入WTO冲击论的观点主要是忽视了事物的另一方面,即加入WTO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强劲地拉动了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农业、石化、汽车等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中国开放市场并非从加入WTO开始,而是已经开放了20多年。而且,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对一些敏感的重点产品和部门,争取了一定的保护条件和逐步开放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相关的产业一般来讲是不易受到冲击的。具体分析,加入WTO冲击较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由于提前开放,冲击期已过。在加入WTO前,国内有些领域已经处于实际上的开放状态,冲击压力已被提前分解消化掉了。如商业零售业,根据中国的承诺,加入WTO三年后,即到2004年12月11日才对外商开放,但在此之前有些地方已经提前开放了这一领域,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商业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伊藤忠、八百伴等均已进入中国设零售店。

    二是过渡期保护的缘故。以2005年作为一个基本的临界点,主要的一些敏感领域现在还处于过渡期内,开放的终点还没有到,可能的冲击还没有来。如汽车等产品,2005年以前中国还保留着进口配额管理,外国汽车也就不可能长驱直入。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对商业、分销、通讯、建筑、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个大部门、约90多个分部门作出了开放承诺,承诺的执行有早有晚,终点的水平有高有低。一些商业服务承诺在加入时就开始执行,其他如分销、电信、金融服务等承诺,则有1~6年的过渡期。到2004年底,中国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商设立化肥和成品油的零售企业;2005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06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化肥和成品油的批发企业,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铁路货运企业等。

    三是由于国际市场变化,进口压力减轻。国内市场和产业没有受到进口的严重冲击,与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因素。如2002年美国遭遇严重旱灾,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缓解了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压力。2003年起,由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查等事件影响,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高涨,导致国际市场的石化产品、化肥价格较高,削弱了这些产品的进口势头。其中化肥的主要品种———尿素由于国内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出口还有较大增长。

    三年来,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国内产业在扩大规模、保持势头、提高效益、增强后劲等方面的发展,积极作用逐步显现。首先是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进一步完善。三年来,国务院近30个部门根据WTO有关规则和中国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通过人大、国务院和各部门修订325件,废止830件,各地方共修改和废止处理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清理范围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大规模地清理法律、法规,除了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外,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透明度和依法行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加入WTO后最显著的变化,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市场空间的扩大进一步加速。2003年,中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851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3年国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达到17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535.1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已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性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增多,外商独资项目比重继续上升,服务业外资进入加快,通过开放新领域、新市场和新业态,带动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加入WTO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外商在华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进入,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间联合、兼并和重组步伐加快,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兑现承诺的新起点

    随着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相关产业受到的影响会逐渐加深,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将逐渐显现。从长期看,中国是否能够做到加入WTO的影响利大于弊,现在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各级政府的应对工作和广大企业的努力。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承诺进程的一个新的起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将要面临许多新的情况。由于WTO机制是建立在国与国之间的多边协议基础上的,从与我国关系最大的中美、中欧加入WTO协议中,大体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将要受到的影响。

    单就化工及相关产品而言,中国在与美国达成的加入WTO协议中承诺:到2005年1月1日,中国将把化工产品的平均关税降低一半以上,即14.74%的平均税率将最终降至6.9%。关税削减对象将包括所有美国优先出口的化工产品,还涉及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国际化学品关税协调协议》(CTHA)中1100多种产品的2/3以上。根据该协议,各个类别产品的关税将会是0%、5.5%和6.6%,在其余项目关税上中国也有大幅度的削减。关税降低的程度在国内化工行业是史无前例的,国内企业将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进口产品压力。承诺在配额方面,所有化学药品的配额都将取消。在进出口贸易权利方面,到2004年12月11日所有经济实体都将拥有进出口经营权,除化肥以外所有的化工产品都可以进口到全国任何地方,进口化肥产品的权利仍在进一步的商议之中。承诺在国内零售权利方面,自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允许外国公司从事广泛的零售服务,除涉及国家安全等法律限制的产品,包括成品油、化肥等所有化工产品的零售都将对国外企业开放。

    还是石油和化工产品,根据中国和欧盟达成的加入WTO协议,在关税减让方面,遵照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国际化学品关税协调协议》,自2005年起将有2/3的化学中间体协调关税降到5.5%,制成品协调关税将降到6.5%,但部分制成品的关税实施期将延长到2008年。取消原油和管输天然气关税,一些基础有机化工原料2005年降到2%,不实行协调关税,到2008年化工产品的平均关税降到6.5%。在非关税措施方面,除关税外不能采用配额、许可证和其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输入。在加入WTO后5年的过渡期内,将配额在初始准入量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直到取消。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放宽原油及肥料进口垄断的管制,中国同意向私人贸易商渐渐开放原油、加工油以及NPK肥料领域。在分销服务领域:逐步开放国内成品油、化肥和其他石化产品的贸易和分销服务(包括批发、零售、运输等)。自2004年12月11日后,给予成品油、化肥零售权。2006年12月11日后,放开原油、成品油批发权和化肥零售、批发权,但保留原油、成品油、化肥的进口专营权。在外商投资领域:取消限制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法规,包括对国产化含量、返销、技术转让、外汇平衡以及在中国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将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制度,增加外商投资审批透明度,外资审批将根据公布的法律法规进行。

    可见2005年是加入WTO后经济环境变化的一个临界点,国内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化肥、石油企业面对新的冲击波

    目前,由于中国政府长期的政策支持,国内化肥、石油企业大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垄断经营,在一定范围的批发、零售环节上,享受到政府给予的排它性特许经营待遇。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要按照加入WTO承诺开放化肥、成品油的零售市场,2006年12月11日起要开放化肥、成品油的批发市场,将对国内化肥、石油企业带来较大影响。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物资,在我国曾经长期由国家直接管理,垄断经营,供销社曾是全国唯一的经营单位。1998年底,国家对化肥流通的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化肥流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由供销社独家经营拓展为供销社农资系统、农业'三站'、化肥生产厂家三条渠道。

    目前国内化肥市场大体上是供销社系统和生产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从现状来看,一方面供销社系统的化肥经营没有形成联系紧密的工商联合,以行政区域来进行经营网点布局的方式造成流通效率低下,不少单位经营困难。另一方面,生产企业的流通则存在规模小、费用大的问题,各个企业单打独斗,经营实力薄弱。共同的问题是为农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甚至个别地方假冒伪劣化肥充斥市场,出现坑农、伤农的情况。国内巨大的化肥市场早已吸引了外国化肥企业的注意力,以各种形式打进国内市场。如美国化肥巨头——嘉吉公司,几年前就以合资的形式进入磷资源丰富的云南省,生产的嘉吉牌磷复肥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显示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从现在起要开放化肥的零售市场,两年后开放化肥批发市场,意味着外国企业将可以在生产、批发、零售领域全面地与国内企业同台竞争,很难说强势的外国化肥企业不会大举进入,以至势单力薄的国内企业被各个击破,出现化肥市场被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

    针对国内化肥生产经营企业的现状,有专家提出,为应对化肥市场开放的竞争,必须组建、重点培育几个大型的生产经营型的化肥企业集团。可以对化肥生产企业、供销社农资系统、农化服务系统实行资产重组,尽快处理供销社农资系统历史上形成的政策性亏损,解决企业间的三角债,使其能轻装上阵;鼓励化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促使优质资产向大型、优势企业流动,以提高国内化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成品油的生产经营要经历采油、炼油、批发、零售四大环节,自1999年国家对整个石化行业进行战略重组以来,上述四大环节一直被牢牢掌握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手中,只在零售环节,部分民间资本和外资占据了少量的市场。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7.8万个加油站中,石油、石化集团旗下有3.63万个,几乎是总数的一半,而另一半加油站的进油批发权也大多掌控在中石化、中石油手里。外资加油站的比例不足4%,大约300多家,许多是在前几年利用种种迂回战术获得的。

    在国际石油巨头们看来,中国成品油市场一直是他们眼中的肥肉。随着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期限的临近,他们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仅在今年就有几项大的动作。2月24日,英国BP与中石油在京签约,在广东省合资兴建500座加油站;8月份壳牌与中石化'携手',合资组建中石化壳牌(江苏)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开始在江苏建一个500座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服务网络;10月上旬,法国道达尔公司与中化集团签署了组建燃油公司的合资协议,双方准备7年内在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四省市开发约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网络;11月4日,英国BP与中石化合资成立的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在京揭牌,该公司以中石化现有加油站网络整体转入为主,在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三地建立和运营一个拥有500座加油站的服务网络。

    显然,采用合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只是国际石油巨头们的初始做法,随着成品油市场的开放、业务的发展,它们将会更多地采用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竞争尤其会随着2006年底油品批发业务的开放而加剧,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会实实在在地摆在国内石油企业的面前。对于即将到来的较量,中国政府有关主管官员表示了对中国企业的担忧,去年8月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曾指出:国内成品油经营企业无论是批发业务量还是零售量,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以1.2亿吨的成品油年销售总量计算,2500家批发企业,单个批发企业年销售量只有4万吨,单站加油量只有1500多吨,即便是与邻国日本、韩国相比,差距都很大。如果在过渡期内不能实现根本转变,将很难适应市场开放的要求,尤其是很难适应加入WTO面临的激烈竞争形势。

    针对国内企业存在的'大集团、小企业'的弱点,中石化近期痛下决心,开始了一场'瘦体强身'运动,中石化总裁王基铭透露,中石化将在几年内关闭1527座效益低下的加油站。

    有专家认为,石油市场放开之后冲击固然存在,但却是利大于弊。具体说来有三点:一是可以促进中国石油行业通过向国外学习以提高效率,没有竞争便不会有提高;二是对中国石油安全也将形成有益补充;三是将打破中石化和中石油垄断市场的局面,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对市场化油价的形成大有助益。

    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三年以来,总体上过渡平稳,但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履行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会逐渐加深,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更复杂、要求更高。专家指出,应对工作的基础是尽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重要的一点,是要加紧研究重点敏感行业的应对之策,运用符合WTO规则的手段,主动防范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有备才能防患。

中国与WTO大事记

    1948年4月21日中国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临时性适用议定书,成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之一。

    1950年3月6日台湾当局照会联合国秘书长,退出GATT。

    1982年11月中国获得GATT观察员身份,能够出席缔约方年度会议。

    1984年4月获得GATT特别观察员的地位,能够出席GATT代表理事会的会议。

    1984年11月6日GATT理事会决定,中国可以参加GATT所有组织的会议。

    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照会GATT秘书长邓克尔,要求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员国地位。

    1987年3月4日GATT理事会设立关于中国缔约方地位中国工作组。

    1988年2月中国工作组举行首次会议。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乌拉圭回合闭幕会议上,中国同其它122个缔约方一道,签署实施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的最后文件。鉴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成立,中国表示希望成为WTO创始成员国。

    1994年12月21日GATT中国工作组第十九次会议结束。中国未能就成为WTO创始国问题与其他缔约国达成协议。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代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7月1日WTO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1995年11月中国宣布计划将其进口关税降低30%。

    1996年3月20日中国加入WTO的非正式多边磋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1997年3月6日中国加入WTO谈判获进展,欧盟希望中国年底加入WTO。

    1997年10月中国宣布将平均进口关税由23%降到17%。

    1997年10月2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全面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双方的利益。

    1997年12月5日WTO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日内瓦发表声明,一致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

    1998年2月中国承诺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

    1998年4月8日WTO中国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

    1999年3月15日朱基总理表示,中国改革的深入已经积累了经验,对符合WTO条件可能带来的问题,中国的监管能力和承受能力已有提高。

    1999年4月10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华盛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这是中美两国就WTO问题达成的第一个协议,被认为是中国加入WTO的前奏。签订协议后,朱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发表了联合声明。在联合声明中,美国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在一九九九年加入WTO'。

    1999年4月24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谈判,会谈的议题包括纺织贸易、服务贸易及程序性问题。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发生后,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断。

    1999年9月11日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新西兰奥克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交换了看法。

    1999年9月13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再次举行会谈。

    1999年10月16日外电报道克林顿总统致电江泽民主席,就中国加入WTO问题交换了意见。

    1999年10月24日美国财长萨默斯访华,与朱基总理就中国加入世贸问题举行会谈。

    1999年11月10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总统助理斯珀林抵京,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问题的新一轮双边谈判在北京举行。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国内项目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21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