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国际动态


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3/1/9 9:29:30

浏览次数:900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一、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 , 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

    1. 建交前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 , 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外环境 , 除了同北欧和瑞士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建交

外 , 我与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西方大国并无外交关系。 1957 年两国有关机构签订过为期 1 年的民间贸易协定。中德之间以间接、民间和半官方形式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中断过。

    2. 建交后阶段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和国际威望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 ,1972 年 10 月 11 日中德正式建交。两国国家关系的改善和一系列政府间有关协定的签署 , 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机会。

    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阶段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 也是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的较快时期。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加快 , 为发展对德经贸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两国关系良好 , 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 , 有利于经贸关系的发展;

    第三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 , 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 , 受到德国各界的好评;

    第四包括投资在内的其它经济合作有了巨大的发展;

    第五中德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教育、旅游等处于全方位的发展时期。

    二、中德贸易关系的现状

    1.2001 年的中德贸易关系的主要情况是 :

    (1) 2001 年中德贸易首次突破 200 亿美元大关在德国和欧盟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和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走入低谷的情况下 ,2001 年中德贸易的发展情况良好 ,达 235.26 亿美元 , 比上年增加 19.5%, 高于我国外贸增幅 12 个百分点 , 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4.1%, 增至 4.6% 。其中对德出口 97.54 亿美元 , 从德进口 137.72 亿美元 , 分别比上年增加 5.1% 和 32.3% 。在我国对欧盟 5 大伙伴国 ( 德、英、荷、法、意 ) 贸易中 , 中德贸易增幅最大。

    (2) 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 , 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去年我从德国的进口比上年增加32.3%, 大于出口增幅 27.2 个百分点。我国对德贸易逆差由上年的 11.31 亿美元增至 40.18 亿美元 , 增幅达 255.3% 。德国是我与欧盟各国贸易中逆差最多的国家 , 也使德国成为我国除台湾省、韩国和俄罗斯以外第四大逆差国和地区。

    (3) 2001 年我部分轻纺产品的出口下降 , 例如陶瓷产品出口下降 17.7%, 塑料及制品出口下降 5.1%, 纺织品出口下降 4.5% 等;而食品、机械产品等出口的增幅较大。例如对德食品出口增加 23.8%, 运输设备出口增加 21.7%, 其中船舶出口增幅更高达 47.1% 。

    (4) 从进口商品看 ,2001 年增幅较大的重要产品有塑料及橡胶制品 (35.1%) 、钢铁及制品 (78.6%) 、机电产品 (29.3%) 、运输设备 (71.7%) 、光学及精密仪器 (53.0%) 、家具 (43.8%) 等。下降的商品有 : 包括动、植物食品、饮料和烟草在内的食品经济品进口下降近 40%, 木及其制品下降 34.9% 等。

    三、中德贸易关系的特点

    1. 中德贸易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我海关统计 ,2001 年我国与欧盟贸易为 766.27 亿美元 ( 出口 409.04 亿美元 , 进口 357.23 亿美元 ), 其中中德贸易为 235.26 亿美元 ( 出口 97.54 亿美元 , 进口 137.72 亿美元 ), 占 30.7% 。如果单从进口看 , 比重更大 , 为 38.6%, 超过占第二位英国的 1.28 倍 , 大体上是法、意、荷 3 国之和。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据德方统计 ,2001 年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排列第十一位。如果单从德方进口看 , 中国居第十位 , 排在爱尔兰和西班牙之前 。

    2. 中德贸易我方是逆差国

    引起我方出现逆差的原因 , 除了存在着限制的实际情况外 , 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

有很大的关系。要使我方逆差出现较大的改变 , 首先要依托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 大力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要了解德国市场 , 在经营、管理、推销上下功夫。

    3. 发展中德贸易与欧盟的整体状况联系起来

    在欧盟单一市场形成 , 统一外贸政策、法令、法规的情况下 , 发展中德贸易要与加强与

欧盟合作联系起来。例如欧盟制定的反倾销规定 , 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带有某些歧视性色彩等 , 对此采取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4. 机械设备进口是中德贸易的重中之重

    德国是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进口国。 从 60 年代中期以后 , 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更新 , 开始转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德国是首选国家之一。 有一个时期 , 我国每年从德国进口的 90% 以上是机械设备。目前这个比例有所下降 , 但也在 80% 左右。

    5. 对德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 对德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很大增加。以 2001 年与 1991 年相比 ,10 年间我国对德出口的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产品成倍增加。 2001 年我国的这类产品占我国对德出口近一半 , 金额达 48.35 亿美元。

    6. 中德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占有一定地位

    在引进机器设备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这是中德贸易的一个特点 , 也是德国技术出口的一

个特点。技术贸易是扩大中德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每年大约 100 亿美元的技术进口中 , 欧盟占了近一半 , 而其中德国又是最大的技术引进国。

    四、德国的对华政策

    首先 , 推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欧盟各国的对华政策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各国仍有不同。这里面有一个考虑的角度问题。有的国家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考虑的多些 , 有的国家可能对美国的关系和态度考虑的多些 , 这样得出的看法也就不完全一样。德国从本身利益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出发 , 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政策 , 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德国不论那一个党派当政 , 这个对华政策的前提是没有分歧的;

    其次 , 德国对华政策的着眼点在于加强双边经济贸易合作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影响。 1993 年德国科尔总理在考察亚洲 4 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新亚洲政策。其重点之一在于全面估价中德关系的重要性 , 强调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和合作;

    第三 , 由于两国关系较好 , 德国对华关系的开展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经济和贸易合作 , 而且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四 , 德国是欧盟制定对华政策的带头羊。上世纪 90 年代欧盟多次对华政策和战略的 制定 , 大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和推动。

    五、对 2002 年中德贸易的估计和前景

    1. 对 2002 年中德贸易的估计

    2002 年中德贸易形势有严峻的一面 , 如世界及德国经济仍然疲软等;也有有利的一面 ,这就是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 , 国内市场仍将比较活跃等。 主要的估计是 :

(1) 从整体情况看 , 今年中德贸易的增幅将小于去年

    2001 年中德贸易的增幅为近 20%, 今年估计将在 15% 左右 , 绝对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其原因在于去年引起中德贸易较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 是我从德国进口增幅较大 , 今年估计进口增幅小于去年;出口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德国经济呈恢复性增长状态、内需有所增加 , 而增幅将大于去年。

(2) 中德贸易逆差将有所缩小

    去年中德贸易我方逆差 40 亿美元 , 今年在我对德出口增幅扩大、进口增幅缩小的情况下 , 我方逆差可能有所减少。估计全年逆差在 30 亿美元左右。

(3) 今年对德出口的增长点主要在机电产品

    去年我国对德出口包括家用电器在内的机电产品已达 48.35 亿美元。今年超过 55 亿美

元大关是有可能的。

(4) 今年我从德国进口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去年的涨幅为 30% 以上 , 估计今年可保持 在 10 - 20%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仍有较高的增长率 , 进口一定数量的我国所需要的资本货物是完全有必要的。

    2. 前景

    发展中德贸易是保持和发展两国关系的一个基础。长期、持续和较快的发展中德贸易 , 有

利条件是主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经济和贸易的互补性;此外两国对外政策的相似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国际动态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19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