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天然气:中国能源的明智选择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6/9/7 10:32:24

浏览次数:1718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能源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长远看来,中国面临的能源形势极为严峻。一方面是以煤炭为主的不合理的、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则是突出的石油供需矛盾及对外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加。
  
  中国所遇到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的难题。因此,转变能源使用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美国人对于石油的"情有独钟"是举世公认的。这个人口只有3亿(不到世界人口的5%)的国家,每年的石油消耗量竟远远超过排名第2至第5位的四个国家之和!然而,石油资源从来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道理人们似乎明白得有些晚,正如人们对天然气的误解消除得也有些迟。
  
  在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天然气才开始显示其独立的经济价值,而此前一直被认为充其量只是一种石油行业经济的边缘副产品。事实上,他们没有把天然气作为一种有内在价值的能源商品单独加以分析。在那些年代,地质学家们不会致力于发现每个可能的天然气区域,特别是那些石油匮乏却有着大量天然气的岩层。有趣的是,人们习惯上总把"油气行业"混为一谈;事实上,石油与天然气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业。
  
  我们并不否认,美国至今仍是能源技术的领头羊,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领先的煤炭和石油开发、利用技术并不代表全球能源的未来走向。我们或许听闻了许多关于"洁净煤"的优点,但说到底,这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游说之词罢了。我们实在不能天真地以为洁净煤竟然能够洁净到不含硫磺的程度!单凭这一点,天然气的燃放标准就已是煤炭永远都望尘莫及的。对于一种即将淘汰的能源技术而言,所谓的改进不过是抱残守缺和自欺欺人,至多只能延缓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我们今天完全具备拥有更高效、更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技术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一种更好的能源方案(哪怕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就能被人们欢欣鼓舞地接受。
  
  由于使用燃煤而造成的污染已经导致中国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什么中国不选择高效而清洁的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呢?
  
  能源的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对某个特定的社会而言,则代表着一种集体性的习惯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定势。而我们也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日常习惯总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亚洲国家所走的能源之路很难脱离过去19、20世纪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乐于使用燃煤,是因为他们同过去一样,没有考虑到这一能源使用方式所造成的外部成本,而只关注到表面"似是而非"的廉价优势。对待石油,人们同样没有表现出超越"惯性"的智慧与远见。不少人虽然已经认识到,迟早有一天石油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百分比贡献将达到最大值,但它毕竟还有燃煤所不及的众多优点,那么至少眼下它有理由为人们继续所使用。
  
  遗憾的是,人们很少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今天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刷新使用记录的惟一丰富、清洁的燃料只有天然气;人们也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石油供应是否还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天然气可能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烃类能源,在数量上超过煤炭和石油。尽管传统观点坚持认为,天然气资源仅仅位列第三。但是近年来关于天然气起源的研究表明,太阳系中甲烷(CH4)含量丰富;在地球岩石圈内,天然气也普遍存在;海洋气体水合物内也圈闭着大量甲烷。尽管如此,过去一次又一次的世界能源产量预测却始终认为,天然气的产量终究不及煤炭和石油,甚至还有可能低于核能。
  
  事实上,过去15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能源体系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将会呈现"固体-液体-气体"这样一条平稳、自然的进化曲线,其显著特征就在于"去碳化"的过程:从煤炭到石油再到天然气甚至是氢气---即从最不清洁的、化学结构最复杂的能源所提供的高度资本密集型的、集中的、宏观的、不可移动的和低效的能源技术,逐渐发展为越来越清洁的、化学结构越来越简单的能源所提供的非资本密集型的、相对分散的、微观的、易于移动的、高效的能源技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相信并坚持业已观察到的发展趋势。
  
  能源战略的明智选择
  
  人们对于能源的理解以及利用是深植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既定思维与习惯。而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当这种长久以来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某些普遍的误解和偏见。但我们始终坚信,只有那些愿意迎接挑战、探寻真相、预见未来并勇于行动的人们才会获得机遇的垂青。而一切似乎向我们彰显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未来能源时代,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成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焦点所在。
  
  亚洲对于能源的渴求方兴未艾,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这种渴求不但没有停止增长的迹象;相反地,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
  
  未来的亚洲首先面临的就是一场能源危机:一方面是增长过快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则是愈来愈力不从心的供应量。
  
  试想,假使中国和印度(虽然这并不现实)参照过去美国、欧洲甚至是日本的石油消耗标准来发展自己,那就意味着今天的产油量还得翻一倍!但恐怕人们已经很难在中东找到更多如此盛产的油田了。
  
  因此,亚洲国家不得不需要寻找自己的出路,一条能够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而安全的能源之路。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以"弃煤从核"作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印度也在积极响应这一做法。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见得比使用天然气来得经济;从长远角度看,它也并非理想的方案---毕竟还会带来核废与核扩的问题,更别说尚不清楚的其他外部成本。退一步讲,即使中、印两国完全实现既定的核能发展目标,充其量也只能满足本国电力需求的很小一部分(约5%~10%)。因此,除非政府鼓励,否则核能发展不可能有多大的前景。
  
  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选择,因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哪里有煤炭,哪里就有天然气。
  
  其实,这一判断得到过早年在中国进行的相关研究的支持 ,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领导人如同70年代的美国领导人一样,并不相信自己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无论如何,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国人今后不会再愿意忍受煤炭的污染,中国一定会开始着力勘探、开发和利用其巨大的天然气资源。
  
  对于中国,还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只要领导人愿意选择一条道路,那么整个国家便会矢志不渝地坚持走下去。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文化传统,通常能够鼓励人们进行长远的规划和全盘的思考,而不致过于急功近利地制定政策或战略。这或许也是促成中国拥有未来能源发展契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税收政策的经济杠杆
  
  为了鼓励人们转变传统的能源使用方式,引导他们朝着清洁、环保、经济、可持续的能源时代迈进,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其实这又关系到了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外部成本。消费者首先必须明白,他们每消耗一个单位能源,社会将为此承担的各种成本有哪些、有多少,这与他们所理解并付出的单位价格完全是两个概念。
  
  为此,我们需要相应的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使人们了解到传统能源消费方式造成的外部成本;与此同时,积极倡导人们使用外部成本较少的能源。
  
  但仅仅这样做,恐怕收效甚微。因为我们正在试图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能源消费习惯,仅有目标是苍白无力的。我们更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的提议是征收能源消费税,其中应税内容主要是外部成本---丧失的劳动生产力、环境污染、健康成本、地缘战略成本以及国民经济效率的折损等。这部分税收过去都平均分摊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这种做法有欠合理,至少无法鼓励人们转变消费习惯,我们应当让有能力去消费的那部分人来纳税;此外,过去的做法对于"同场竞技"的不同能源(特别是对于天然气这样的优质能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与之相辅相成的税收政策是减少对相关的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的征收,即把不必要的、并且已经有人(能源消费者)负担的那一部分还给原来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的纳税人。
  
  我们认为,这一纳税体系不仅应在每个国家内部实行,同时还应在世界范围内通行。说到底,能源的消费是没有国界的。中国非常有希望率先采取行动,因为中国的领导人能够比较有效率地改变长远规划,而决策效率对于每一个希望成为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领先经济实体的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坚信,进入以天然气为开端的气体能源时代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旦我们了解到能源的真相,只要我们不再执迷于过去的行为习惯,并愿意尽最大可能地做出改变,我们就不会重新走上"碳化"的道路。事实一再证明,今天并不是人们在等待更新更好的能源技术的出现,而是现有的技术在等待人们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我们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本着同样的决心和诚意,中国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将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并将引领世界朝着可持续与无污染经济的方向阔步前进。
  
  (信息来源:中油网8月28日 作者 罗伯特·海夫纳 (美国GHK能源公司总裁、资深地质学家))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行业分析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4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