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能源巨头欲蚕食LNG项目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5/6/18 16:52:50

浏览次数:1369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随着能源产业的对外开放,国际能源巨头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在成功渗入石油勘探、炼化和销售三个环节后,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刚刚起步的液化天然气(LNG)市场。 

觊觎华东LNG供气 

  3月11日,荷兰皇家壳牌Shell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上海参加“壳牌可持续发展论坛”时透露,该公司希望能向上海、山东、浙江在内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供应天然气。 

  壳牌中国公司天然气及发电业务执行总裁黄永骅说,一旦与上述3个接收站的供气谈判成功,壳牌完全有能力将卡塔尔的天然气运往中国。 

  据了解,壳牌在卡塔尔已建有一个天然气加工厂,其在当地世界级大型天然气储藏地NorthField进行钻井,钻得的天然气在一个工厂进行过冷等加工并装入油气罐,最终通过航运送往目标市场。据悉,壳牌在当地的开发投资额超过70亿美元,若加上LNG的生产装置,则超过100亿美元。该加工厂将在2010年~2012年间建成投产,届时将有780万吨LNG可供出口。 

  “目前参与讨论的项目不只在中国,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有。”壳牌中国公共事务部的栗陆莎说。 

  同时,记者从中海油办公厅得到消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正在和中海油接触,希望可以成为上海LNG项目的供气方。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负责天然气方面的雷先生证实,具体项目已经开始谈判。 

  有专家认为,出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考虑,中国各地多个LNG接收站的气源不会来自同一个地区,但多个LNG的供应由一家外资承包商提供是可行的。据悉,目前,广东、福建气源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而中国的LNG项目,除上海、山东、浙江已进入最后审核阶段、正筹划各环节招标之外,辽宁、天津、江苏、珠海、汕头等地也在积极准备中。 

  “在市场行为中,尽管采取单一供应商方式会有风险,但是项目的议价能力会加强。一般来说,业务越大,价格越低。”安邦咨询分析师贺军评价说。 

  由于中海油在国内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方面的绝对优势,即使没有外方合作,中海油也能够承担两地的天然气供应。而就在3月22日,中海油宣布其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通过自营勘探,在南海西部获得了一个新的油气发现——涠洲6-10-1。此油气田可日产原油近1900桶,天然气约15000立方米,中海油拥有该发现100%的权益并自任作业者。 

  如果壳牌希望同时成为沪、浙、鲁三地LNG的供气方,价格将是谈判中重要的筹码。“这就好像天平一样,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来寻求平衡。”中海油东海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称。 

  从目前中国的LNG项目情况来看,壳牌并没有其竞争对手——英国BP集团走得快。在已经开工建设的广东LNG项目中,BP作为外资承包方,拥有30%的股权。而壳牌仅在其中拿到很小的合同份额,因此壳牌更需加足马力争取更多在华LNG项目。 

难撼国企垄断地位 

  从石油勘探到炼化再到成品油零售,目前,壳牌和BP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中国石油产业的各个链条中。 

  2004年8月,壳牌与中石化成立了中石化壳牌(江苏)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双方未来3年将在江苏省建立500个加油站。为从中国蓬勃增长的燃油零售市场获利,壳牌计划在未来几年间每年将其在华零售加油站的数量增加1倍。壳牌驻北京办事处的发言人Nick称,壳牌去年向中国投资大约10亿美元,使得该公司迄今为止在华投资总额上升至30亿美元。 

  而在2004年11月,英国BP集团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的两个成品油零售合资企业——“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和“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相继在浙江和广东正式挂牌投入运营,今年1月,BP与中石化在浙江的第一座合资加油站又于宁波亮相。 

  随着BP成为广东LNG供气方,这两家石油跨国公司竞争的目标又转向液化天然气项目。 

  根据相关预测,200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约48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从2003年的2%增加到4%。到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从1998年的2.1%增加到6%。 

  “华东地区是一个很大的天然气潜在市场,影响这个市场成长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能否满足整个下游市场的巨大需求。”剑桥能源首席代表Scortt认为。而这个巨大的需求正是壳牌和BP的目标所在。 

  而北京异构石油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薇认为,两大跨国公司目前还谈不上蚕食中国石油市场,因为三大国有企业仍然牢牢把住了国内大部分市场。 

  不过,跨国企业在国内能源产业中步步深入也引起了人们对于能源安全问题和国内中小油企发展的担忧。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行业分析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40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