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环境意识与经济持续发展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3/9/5 12:10:05

浏览次数:1284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环境意识与经济持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明确界定了环境保护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大把环境质量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为新时期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指明了方向。
  机遇
  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期间,宏观经济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
  1.改革开放极大地推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日益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对环境意识认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开始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环境保护的国际化。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以来,“入世”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它推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的绿色化。例如:中国—欧盟合作在辽宁综合环境项目就是在华最大的技术援助项目之一。项目总投入为四千八百五拾万欧元,项目的目标是帮助辽宁省解决减少污染,经济发展和社会调整等相互关联的问题,同时将为辽宁提供解决污染问题的技术和战略性指导,同时研究辽宁省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欧洲和当地的专家通力合作使辽宁的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国际水平。项目将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并以此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影响认识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发展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环境状况好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2003年辽宁省公众意识调查问卷中有47.9%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有决定影响,有48.7%的人认为有影响。9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确立了重视环境意识和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积极的探索,倡导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念,从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城市出发,力求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过渡。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4.环境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为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自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并实施。一个初具规模的环境立法体系形成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法规的完备,环境意识的增强,可以促进产业经济的绿色化,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开发资源到垃圾的处理与回收都会被“绿化”。这种法律的强制力促进治理污染、废物的再利用等环境设备需求的增长,最终使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成为社会的共同需求,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
  5.高科技有力地拉动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的动力。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短缺,遏制了环境恶化,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挑战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环境带来更大压力。
  辽宁省资源丰富,拥有利用这些资源的采煤、采油、钢铁、相关的化工和冶金等企业,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同时,作为中国工业化的中心地位,辽宁也面临着水和能源的短缺和严重的污染。辽宁省的辽河流域是中国污染控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由于历史原因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辽宁省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这是由于工厂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落后的管理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些乡镇企业的低下造纸、印染、酿造、水泥及电力、烟尘、汽车尾气排放等污染源的存在,污染了水源、污染了空气、污染了土地等。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物产生的总量还将呈增长趋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更大的压力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2003年辽宁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中,有40%人认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有11%的人认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很弱。从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环境意识程度不强,有待于提高。事实上一些地区重开发建设轻保护环境,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有的地方不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一时发展,结果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三)环境保护执法不严,企业、个人守法意识差,对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环保政策法规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滞后。另外环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我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基本解决了无法可依的问题,但主要存在是执法不严问题。
  1.在2003年辽宁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中,从法律法规角度看:公众认为我省环境污染主要是执法不严,其次是企业组织、个人守法意识差,第三是对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最后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2.在2003年辽宁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中,有57.1%的人认为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滞后。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健全与否是市场经济是否完善的标志。
  3.经费不足也是当前环保意识加强,环境宣传,环境设施改善大问题。有的地方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要拿出更多的钱来更不容易;有些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效益,不计环境成本,缺乏投资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个别地方领导只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环境,不关心因盲目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损失,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意识的认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治理不利,环境问题难以解决。
  (四)政策引导上存在问题,缺乏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引导和扶持。
  财政、税收、信贷是国家调控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手段运用较多,而经济手段运用不足。目前还没有成体系地对环保产业。特别是污染治理服务业发展给予扶持或优惠的经济政策。
  (五)管理力度上的问题。缺乏手段,执法不力。
  目前,普遍反映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环保方面比较积极,遵守环保法规,守信用,好管理。而国内的企业环保不积极,不治理,偷排严重,作了环保工程不付费。主要原因是国外环保执法力度大,环保宣传投入大,环境保护意识强,企业已习惯于严格守法,而国内企业长期以来养成了不守法的习惯。对不守环保法的企业环保部门又缺乏严厉的制裁措施,习惯成自然。
  (六)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与现有管理制度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要由完全依靠政府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然而这些又与已有一些环境管理制度(如“谁污染谁治理”)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矛盾,制约了环境保护新的运行机制的形成。
  对策和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环保意识提高和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是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经济持续发展。
  1.
   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通过教育和各种媒体,宣传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宣传环境保护,持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一项宏大的基础工程。这其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决策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必须改变急功近利、竭泽而鱼的政策和只注重发展数量和速度的机制,要转向更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把新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控制住,因此,在安排今天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在规划当地的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地区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2.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有很大作用。
  加大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自觉性。发挥媒体在宣传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重视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做好社会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特别注意提高决策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2003年辽宁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中,对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有77.1%的人认为有很大作用,有19.6%的人认为有作用,3.1%人认为作用不大,只有0.2%的人认为没有作用。从而看出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性。
  3.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优先制定宏观调控、资源保护、绿色消费、公众参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与国际条约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时修改与WTO规则和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注重开展前瞻性和宏观性的政策研究,制定并落实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并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积极探索对重大政策和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标准是数字化的环境法规,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环境标准关系到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已经加入WTO,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经济生活。应利用绿色壁垒这一有效手段建立起绿色防线,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要不断提高环境政策、法律、标准的透明度。
  4.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10月16日全球环境基金会第二届成员大会上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传统的工业经济体系转轨到物质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一是推行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二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等环境污染了再被动地花更大的力量去治理。三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四是加强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改变现有GDP的统计方法,引入绿色GDP的概念,扣除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抛弃传统的不计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建立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宏观综合决策机制。
  应建立环境保护规划,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健康发展。无论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影响问题。对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环境保护严重破坏的,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为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综合决策机制,将环境保护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因素,建立资源集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政策上要扶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一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工具,如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行税收优惠、征收污染税、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等,以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节地、节材、节能、节水以及节约一切资源的国民经济体系。
  6.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运用宏观经济手段大力防治工业污染,特别要重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有效降低结构性污染仍然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方针是环保工作的行动纲领。应当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在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方面还要运用宏观经济手段,实行对污染企业征收高税,使这些污染严重企业无利可图,自动转产。对效益好,无污染的企业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上给予扶持,这样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7.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力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工业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根源,对大中型企业,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的工艺和装备要抓紧整改。通过技术升级,更新落后产品,淘汰那些能耗和物耗高的旧工艺、旧设备;建设和完善环保设施,限期实现达标排放;新建或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要把功能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开展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0标准认证工作。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益。
  8.进一步加大科技进步和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
  要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减少污染;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如何治理污染。要加强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科学研究,重视农作物污染问题,减少化学农药在茶叶、粮食上的残留;开发生物农药替代传统的农药,减轻对人体的危害。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应研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的成套技术,特别是要重点安排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燃煤除尘脱硫、汽车尾气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等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将中小企业的环境保护作为研究开发的一个重点,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广开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一是应当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继续免征增值税,鼓励对费旧物资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二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绿色产品,引导人们的消费意识。三是增加对自然维护的投入,如加快绿地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控制荒漠化扩展的势头。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良性循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9.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一是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耗散物质替代品开发等国际合作,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材料、新能源;三是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治理环境;四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国际资源,以补充那些内勘探投入大而且又十分稀缺的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的储备制度以便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0.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走产业化道路。
  以政策推动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融通资金,确保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各级政府应逐年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并把环境保护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正常支出科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促进企业加大治污投入,积极探索发行债券、股票和投资基金等其他融资形式,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投向污染治理,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努力争取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援助,吸引外商采用BOT和TOT等方式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环保事业。探索利用创业版的形式来推动环境保护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探索“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的污染治理新模式。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行业分析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21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