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二级域名申请 | 我能做什么? | 网站说明书 | 协议书下载 | 广告预定 | 企业邮局 | 标准库 | 关于我们
免费法律咨询
首页 企业目录 产品目录 求购信息 二手设备 备品备件 行业资讯 行业论文 行业标准 技术专利 企业管理 行业书库 人才招聘 专家介绍 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我的交易区
您当前的位置: 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奋发图“强”

作者:
出处:本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时间:2011/11/30 11:51:41

浏览次数:2165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 -   +

 

 在“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大会暨2011中国化工园区发展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指南》及20余个行业(专项)规划,部署行业新的发展思路。图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在会议期间发言。(本报记者 张育 摄)


  中化新网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应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强势做大。“十二五”,将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这5年,全行业将着力调整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我国由石化工业大国向石化工业强国的转变。
  
  
  形势: 复杂多变释放多种信号
  
  
  
  “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经济发展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美国失业率明显上升;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击,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安。


  从内部环境看,通胀正由需求拉动为主演变为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共同作用,仅通过紧缩越来越难解决问题;而在持续紧缩政策调控下,中小企业也已出现“融资难”。近期,一些地方出现的“电荒”、“油荒”等新情况、新问题也表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上升。


  全球不景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也难独善其身。有迹象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正努力振兴制造业以扩大出口,并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专用化学品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加速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如中东利用油气资源大力发展下游化工产品,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此外,由于国际政治等因素,石油、天然气和天然胶等国际大宗资源商品大幅度涨价。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大部分为偏重于上游的基本原材料加工,势必会因此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的竞争力。众所周知,通过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承诺,必然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美国采取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跟进,进而影响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


  另据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承载力是未来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当前面临的困境,势必促进国际企业界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产业将引领技术创新的潮流。新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而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新的调整、重组、转型和升级,并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面对复杂形势,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石油和化工行业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冷静观察,科学判断,未雨绸缪,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目标: 石化行业由大变强
  
  
  中国石化产业总体仍然“大而不强”,产品供给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在今年9月召开的2011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这样描述了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以甲醇、烧碱、聚氯乙烯为例,数据显示,2010年这3种产品的开工率分别不足45%、72%和54%。在传统产品出现过剩的同时,我国的高端化工类产品却严重短缺,部分高科技产品还处于空白状态,对进口依赖比较大。2010年有机化学品进口量为3121万吨,合成树脂为3069万吨,合成纤维单体为1439万吨,都创历史新高。在进口的化工产品中,90%都是合成树脂,而目前国内利润较高的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也只达到30%~40%。


  毫无疑问,石油和化学工业已到了必须下决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


  李勇武认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未来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备受业界关注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正式发布。《指南》明确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并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推进我国由石化工业大国向石化工业强国的转变。


  根据《指南》,“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将力争实现六大战略目标,完成六大重点任务。这六大战略目标分别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节能环保跃上新台阶,质量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六大重点任务分别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实施“质量兴业”战略,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构建大中小配套协调的行业企业体系。


  为了推动“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指南》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指标。如,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突破80~10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超过15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8%,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有效处置率达到100%。同时,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6.5亿吨以内,成品油产量达到3亿吨左右;乙烯产能达到2600万吨左右,当量乙烯自给率达到70%左右。


  《指南》首次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增长点,把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煤化工等均被列为了发展方向。同时,针对传统化工产品利润下滑的问题,《指南》中指出,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列为“十二五”调结构的主要任务。要求三大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行业要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从“通用型”向“专用型”转移,同时提高甲醇、电石等结构性过剩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控总量,加快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延伸产品价值链。相关专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精细化工产品为之配套,这将对提升化工精细化率产生很大推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就《指南》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时表示,未来5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中国也进入了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编制《指南》是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李寿生强调,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必须在“十二五”的发展中迈出两大战略转型的坚实步伐:一是迈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坚实步伐;二是迈出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坚实步伐。


 

 

11月1日,在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观众参观我国自主设计的化工基地模型。 (CFP供图)
  

  科技: 引领行业抢占制高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如此,其发展更是以科技为先导。“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低产业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通用化向专业化转变,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型,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指出,当前科技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6197亿元用于科技创新。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和机制等。 


  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日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每年要投入150亿~200亿元对传统工业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技术的投入,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在资金和投入上给予重点支持,特别是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建设。我国的科技投入将由目前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1.75%提高到2.2%。


  这一切充分表明,企业的科技创新大环境正在改善,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鼓励和支持。 


  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今年5月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南》提出,石油和化工行业将着力突破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高端产品,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为实现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指南》提出的具体目标包括: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突破80~10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等;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8~10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培养和造就一支技能大才、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人才大军等。


  在今年10月召开的2011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介绍,我国“十二五”期间要在油气勘探开发、原油加工、化工新材料、新型煤化工、节能减排、生物化工及高端专用化学品6个重点领域中的30个重点项目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事实上,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项目中,已充分显示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深水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方面的空白,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在原油加工领域,我国自主开发的催化热裂解(CPP)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首套50万吨/年CPP制乙烯项目现已投料试车成功,“十二五”期间将完成300万吨/年CPP制乙烯工业装置的建设;在新型煤化工领域,“十二五”期间将建成百万吨级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示范工程,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前景: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化工新材料。近期,《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先后发布。有消息称,工信部还将就化工新材料单列一份“十二五”专项规划。其中涉及的化工新材料品种包括氟硅材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等。这预示着“十二五”期间,化工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史献平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49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届时,国内市场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将从2009年的62%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81%,到2020年国内自给率要超过90%。


  史献平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比如风电、核电对高性能玻璃纤维、多晶硅的拉动,新能源汽车对合成树脂的拉动等等。“十二五”期间,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程度,考虑在碳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有关专家也普遍看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市场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认为,先进复合材料在装备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进一步扩大,还逐步拓展到陆地、海洋、信息等各个领域。以大飞机为例,据测算,到2020年国内大飞机的需求量达到2600架,如果完全国产化将极大地拉动复合材料的需求,目前B787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了50%。某项研究显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制造,如果减重40%~60%,每辆车每年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全寿命成本下降14.3%。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工程塑料的市场需求旺盛,技术领先者最为受益。锂电池材料方面,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长数十倍以上。目前锂电池材料行业瓶颈较高,国内目前正极、负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电解液、隔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产品供不应求。


  ——新能源。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产业发展布局,确定的生物质发电及生物燃料规模较“十一五”有大幅度提高。


  相关专家表示,此番大幅度提高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表明政策方积极推动生物质能源“十二五”期间大发展的决心,如果未来利益各方共同出力化解诸如原料短缺、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等产业发展弊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未来5年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值得期待。


  在生物质一代燃料走出“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困境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渐入佳境。国内对于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利用的途径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业内专家一致指出,利用非粮原料将是我国发展生物燃料的根本方向。


  据了解,目前,我国利用薯类、甜高粱、小桐子等非粮作物/植物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技术已进入示范阶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近期完成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以非食用粮糖类农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1500万吨,以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200万吨,以油料林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在中长期约为数百万吨,以纤维素和藻类生物质为原料的先进生物燃料生产潜力在长期可达每年数千万吨。


  ——环保领域。《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高压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建设若干大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其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示范重点。《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开发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等膜材料,推动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5年,“水处理膜材料以反渗透膜为突破口,显著提高国产反渗透膜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反渗透膜法是海水淡化的市场主流技术,目前我国反渗透膜大多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若按照规划“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的目标,推进膜材料国产化将成为必然。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开展海水淡化,国家发改委还将出台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未来5年我国在海水淡化投资规模将达200亿元左右。  

 

近日,我国首套万吨级CPVC工业化装置在华谊集团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投产,填补了我国高端CPVC树脂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市场垄断。(陆荣庆 摄)

注意: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为减少服务器的外部调用流量负载,本网所有的pdf,rar,caj,zip格式的文件,均使用防盗链技术保护文件。

如何下载保存此附件?

请直接点击下载连接进入文件下载页面.

相关资讯

广告

最新行业分析

更多...


Copyright©2001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webmaster@cngspw.com  浙ICP备10209442号-1 ICP经营许可证 浙B2-20100450
服务热线: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主办单位: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cngspw.com(hangzhou_china),Ltd;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execute:269.531